傳統黑膏藥加工的制造工藝
發布日期:2018-10-29 作者: 點擊:
膏藥是常見的外用藥,具有使用方便、價格低廉、療效顯著等特點,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傳統黑膏藥加工制造工藝:
1、藥料的提取(熬枯去渣):取植物油置鍋中,微熱后將藥料投入,加熱并不斷攪拌,直至藥料炸至表面深褐色內部焦黃為度。此時溫度可達220度,炸好后可用鐵絲篩撈去藥渣,去渣后的油為藥油。鍋要用銅鍋,控制溫度可用專用高溫溫度計。
2、煉油:取上述藥油繼續熬煉,待油溫度上升到320度(一定要達到溫度,很關鍵),改用中火。煉油的火候:一是看溫度計,達到規定溫度;二是看油煙,開始為淺青色,漸為黑而濃,進而為白色濃煙,無風時白煙直上;三是看油花,沸騰開始時,油花多在鍋壁周邊附近,當油花向鍋中央聚集時為度;四是看滴水成珠,取少許藥油滴于水中,不散開成珠狀為度。(本操作Z難,一定要煉油到滴水成珠,溫度太高,一定要注意防火。)
3、下丹成膏:藥油煉成后,離火下丹,一般 500克油可加250克左右丹,黃丹在下鍋前先干燥并過100目篩。少量加丹,邊加邊攪動,一定要向同方向攪拌。攪成粘稠的膏體,膏藥不粘手,拉絲不斷為好,過硬則老,過粘則嫩。
4、去火毒:膏藥制成后放入冷水,浸泡,每日換1次水,7日后膏成。
5、攤涂膏藥:取膏藥團置于容器中,在水浴或文火上熔化,將細料兌入,攪勻,用竹簽取一定量的膏藥攤涂在牛皮紙或膏藥布上即可,麝香等特別貴重的藥可Z后撒上。
黑膏藥加工小編提醒大家,每種膏藥都有自己的藥理,不可隨意通用,膏藥熬制過程中的“老”與“嫩”是很重要的一環,要把握好。